文化旅游
生態治水 沙湖繪就人水和諧美麗畫卷
湖傍金沙,沙環碧水,輕捷的游艇沿著湖面滑行,留下一道道波光粼粼的水痕。蘆葦叢中不時飛出鳥兒,與遠處起伏的沙丘和賀蘭山相映成趣。
沙湖是寧夏重要的多功能湖泊濕地系統,水域面積45平方公里,處于西北內陸半干旱荒漠地區。在發展的進程中,沙湖一度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,水質逐年下降,直至2016年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點名要求整改。
這次“點名”,賦予了沙湖重生的契機。2017年以來,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掛帥包抓沙湖水質治理,投入巨大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,沙湖實現了從劣Ⅴ類水質到Ⅲ類的嬗變,生態鏈得以恢復。2022年,沙湖涅槃重生,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首批美麗河湖案例中提名案例,沙湖治理經驗也成為西北內陸干旱地區引黃灌溉補給型湖泊、旅游類湖泊污染治理樣板。
“沙湖治理能取得如今的生態效益實屬不易,這是寧夏自上而下狠抓落實取得的成果?!弊灾螀^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張寶明說。
自治區生態環境廳、水利廳、寧夏農墾集團邀請區內外專家把脈會診,找出沙湖水質惡化主要是生態補水不足、水體流動不暢、人為活動影響加劇、水生態系統退化等原因所致。寧夏委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國內水環境治理科研院所對癥下藥,科學制定水污染治理方案,提出了“外部隔離、內部循環、沉砂凈化、污水外遷、生態修復、綜合治理”的治理思路。
為清理潛在的污染源,寧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關停了景區垃圾填埋場、駱駝養殖場。整體拆遷了臨湖居民區的105戶房屋及圈舍。沿湖周邊修建了一條13.2公里長防滲隔離溝,清淤治理排水溝13.02公里,建設隔離溝植被緩沖帶3.2公里,將養殖污染、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源一并拒之門外。隔離溝以北、東一支渠以東、沙湖大道以南等2.3萬畝區域實施了退漁還湖、退耕還濕,全面禁止人工養殖和耕種。
“對待沙湖水質治理,我們的想法就是背水一戰,讓沙湖生態修復治理更徹底?!睂幭纳澈糜喂煞萦邢薰军h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偉說。2018年10月,沙湖提前閉園停業,用100天實施了重點區域湖底清淤水質凈化綜合治理,對環沙運河、鳥島周邊、假日酒店、老漁場周邊等重點區域分隔分段筑壩排水,實施湖底底泥清淤,將湖底多年沉積的鳥類糞便、蘆葦和腐爛雜草等各種沉積物做到應清盡清,總清淤量210萬立方米左右。
通過治理,沙湖水生態系統逐步恢復,水質凈化能力明顯提升。沉水植物面積增加30%,水生植物恢復多達10余種,鳥類品種從2011年的178種增加至現在的210多種,魚類種群數量更是恢復至20余種。
生態效益顯現的同時,沙湖的經濟效益也發生了明顯改觀。2019年起,沙湖景區從“兩季游”轉變為“四季游”。今年2月1日,寧夏農墾集團沙湖集市項目正式開工,這個項目是“沙湖不夜城”主題文旅活動的基礎性工程?!坝辛松澈己玫纳鷳B底氣,我們有信心繼‘四季游’之后,點亮沙湖夜經濟,將項目打造成寧夏文旅產業的樣板工程?!睆垈フf。
“我們將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,積極發展多種經營,把沙湖的生態效益更好的轉化為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,讓美麗沙湖成為寧夏經久不衰的亮麗名片?!睂ι澈奈磥?,張偉充滿信心。(記者 李錦 實習生 劉陽 圖片由被采訪單位提供)